马军深入临夏市法院调研指导工作

网站首页 » 中院新闻

马军深入临夏市法院调研指导工作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16/11/17 3:07:58 阅读次数:2734

12.jpg


11.jpg


10.jpg

11月16日下午,临夏州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马军深入临夏市人民法院进行调研。

在临夏市法院,马军先后深入到法警值班室、诉讼服务中心、远程视频接访室、科技法庭、审判管理办公室、民事审判庭和枹罕法庭等基层一线,与基层法官亲切交谈,倾听基层法官的呼声和想法,详细了解审判执行工作开展情况、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情况和实行员额制改革后法官的思想动态等,勉励广大干警要树立大局意识,正确对待改革带来的各种“阵痛”,积极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要再鼓干劲,扎实工作,认真履职,再创佳绩。

在调研中,马军要求,一是要加大调解工作力度。要认真贯彻“调判结合、调解优先”的原则,动用各种资源,努力做好调解工作,特别是要把诉前调解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争取把一部分民商事案件在立案环节化解,这样既能节约司法成本,又能减少群众诉累。二是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采取远程提讯、远程质证等形式,让异地当事人、证人、鉴定人等实现远程同步参与诉讼活动。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组织全州基层法院观摩学习。三是要尝试开展庭审直播。充分利用科技法庭功能,选择一些社会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通过庭审直播,让社会了解法庭、了解庭审,扩大法治宣传效果。四是要加强审判管理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州法院开展的审判执行工作“大会战”方案,充分发挥审判管理团队的职能,在抓好工作效率的同时,更要抓好工作质量,努力实现“质”与“效”的有机统一。五是要积极为宏观决策服务。民商事案件的变化从另一个层面折射出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要注重做好案件数据的收集、分析和研究,提出一些具有预警性质的意见建议,努力为党委、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在枹罕法庭,马军饶有兴趣的了解了“1+2+N+3+X”的审判(调解)团队运行模式。指出,这种审判团队运行模式很新颖、具有创新性,既符合审判工作需要,又结合了民族地区特点,在审判工作中能将情、理、法有机统一起来,这样更容易打开当事人心结,更能体现和谐和睦的社会人际关系,更好的实现“案结事了”这一目标。

在听取了临夏市法院的工作汇报后,马军指出,临夏市法院工作基础扎实,工作推进井然有序、亮点纷呈,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值得肯定。特别是州中院安排开展审判执行工作“大会战”活动以来,市法院聚焦未结未执案件,反应迅捷、部署得当、措施有力、效果明显,做到了“部署到位速发力、因案施策巧发力、源头治理齐发力、宣传发动广发力、责任落实狠发力”。

针对未执结案件数量较大、执结率偏低的问题,他要求一是要对未执结案件进行逐个研究,做到因案施策、一案一策,力争到年底前在执结案件数量绝对数和执结率方面有所突破;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与公安部门和检察院的协调沟通,加大执行工作力度,攻坚执行难题,力争做到“六个一”,即攻坚一批“骨头”案、曝光一批失信被执行人,发布一批执行典型案例、集中宣判一批拒执犯罪案件、制裁一批拒不协助执行的单位和个人、救助一批涉民生案件困难当事人,对失信被执行人形成震慑;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充分利用好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要探索使用微信、微博、网站等新型媒体,大张旗鼓的宣传审判执行工作,进一步赢得党委、政府、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马军强调,临夏市法院是州府所在地的基层法院,可以说是“首善之地”,要进一步在夯实工作基础、强化审判管理、提升工作质效上下工夫,争取打造一些拿得出、叫得响的工作亮点。特别是在审判工作运行模式等方面要大胆探索创新,不断总结经验,为全州基层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提炼总结可供借鉴的经验,切实发挥好“排头兵”和“领头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临夏州中院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张官仁,执行局局长王成林陪同调研。

               


甘肃法院网版权所有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建宁西路1950号
邮编:730070 E-mail:gsgyxcc@163.com

陇ICP备10200000号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