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道德模范是时代的道德标杆,引领着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观导向,而坚持和提倡什么样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公民道德建设的进程和成效。为了激励广大干警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深入推进法院系统道德建设,努力形成人人学习模范、人人崇尚模范、人人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2018年10月10日,邀请全国道德模范、临夏市人民武装部部长逄秘书同志来到我院道德讲堂,为全体干警做道德讲课,让大家品悟道德力量,分享道德正能量。
逄秘书同志自1995年开始自学中医,从医10多年,坚持把为驻地各族群众看病送药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一名军医的担当,把党和人民军队的关怀与温暖送到驻地各族人民的心坎上,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回乡逄大夫”“军营喜来乐”。
为给母亲治病,逄秘书自学中医,考取国家医师专业资格证书,拜访多位有名望的老中医,深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自煎中药并亲尝药味、药性,经过长时间摸索实践,诊断水平不断提高。
学有所成后,逄秘书经常无偿为慕名而来的人看病,解除无数病患的痛苦。陈家咀村一名回族小伙,下肢水肿,平时走路都费劲,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炎并伴有肾功能减退。逄秘书为他辨症用药,三次调整药方,服药18次,水肿慢慢消了。经医院复查,他的身体基本恢复正常。逄秘书说:“群众找我看病,就是一份信任,我要尽心尽力治好。”
逄秘书把为民服务作为团结群众的纽带,坚持发挥自身特长,为他人伸出真情友爱之手。仅2015年,逄秘书自掏腰包送出的中药价值2万余元。这些年,他购书开支近8万元,购医疗器材开支近2万元,为群众送药材开支6万余元。他经常说:“救治一个病人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挽救一个家庭就是撑起一片天空。”正是有了对人民群众的这份真情、这份挚爱,换来各族群众真诚褒奖,驻地少数民族群众把他当成“好儿子”“好兄弟”。
作为人武部部长,逄秘书主动作为,积极扶贫帮困。东乡县达板镇崔家村是该县最大的少数民族贫困村,逄秘书带领官兵先后与该村43名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把党的民族和惠农政策,以及种植养殖、科技致富等信息资料册子发到帮扶户手上。他还将自己的房产作抵押,为群众申请无息小额贷款,帮助他们走上规模养殖道路。
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张官仁在总结时指出,道德模范是时代的英雄、鲜活的价值观,我们要认真学习道德模范的崇高精神,牢固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道德模范那样对待社会、对待他人、对待自己,把良好道德情操体现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要做好贯穿融入的工作,把思想道德这个“魂”与法院工作这个“体”贯通起来,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和党的建设之中,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之中;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积极参与道德建设,关键是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主动地实践道德的要求、自觉地培育公民美德。道德实践的第一步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学会自尊、懂得自爱,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大处着眼、细处入手,潜移默化、久久为功,让道德理念具象化、大众化,更好地为人们所接受和践行,使道德建设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
大家纷纷表示,听了逄部长的讲座,令人鼓舞,很接地气,平凡中孕育着伟大,朴素中见证着真情,使我们受益匪浅。逄秘书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格和优秀品质,深受感动的同时,更应该向这位无私的共产党员虚心学习。学习他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学习他不求索取、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学习他严以律己、不谋私利的优秀品质;学习他无怨无悔、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学习他服务群众、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