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本案的特殊性,法官们先来到中庄村委会,请村干部做被告的疏通工作,被告才极不情愿的来到现场。经过法官解释,被告明白了法官们是为他们家解决纠纷来的,而不是拿他来问罪的,遂开始配合法院工作。法官们现场勘查了争议的家产和承包地,走访当事人亲属,之后开始调解案件。原、被告一见面剑拔弩张,相互指责,不时对骂。崔某要求与孔某坚决分家,死也要死在外面,再也不受儿子儿媳的气。孔某以母亲独自生活,不能放心为由,反对分家。孔某还给崔某当众下跪,要求不要分家,但无济于事。
调解从早上进行到晚上,仍无结果。拖着疲惫的身影,法官们在夜色中离开了中庄村。
了解到崔某还有两个儿子,均已工作。第二天主审法官把工作的一个儿子叫到法庭。原来崔某两个工作的儿子近年去大哥孔某家看望崔某时,大哥夫妇的脸难看,门难进,他们不在家时孔某夫妇还经常辱骂老人,于是希望母亲分家生活,不用再受大哥夫妇的气。了解矛盾缘由后,法官向其明法析理,以案说法,希望两个工作的儿子配合法院处理好自家的矛盾,不要让亲情决裂。
第三天,法官们再次来到中庄村调解此案,并邀请人民陪审员和村干部参与调解,法官们以案说法,讲法理、情理;村干部讲民俗、谈亲情;人民陪审员说道理。大家从早忙到晚,反目成仇的母子矛盾,在法与情的浇润下,解冻了!崔某说:“三个儿子,我谁都不想拖累,分些家中财产,独自生活,家产公平一点给就行”,儿子孔某说“我不愿让妈独自在外生活,那样村里也会骂我这个做儿子的。妈若坚决要分开生活,想要什么家产,我都愿意给,只要妈觉得满意就好”。最终母子达成和解,亲情再一次战胜了利益,当事人脸上绽放出舒心的笑容。
离开中庄村时,又是一个夜晚,但法官们一路上有说有笑,因为这几天总算没有白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