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个引领”、突出“两个抓手”、做到“四个提升”,展现优化营商环境“法院力量”

网站首页 » 要闻

坚持“一个引领”、突出“两个抓手”、做到“四个提升”,展现优化营商环境“法院力量”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3/1/16 17:47:23 阅读次数:7145

今年以来,临夏法院找准司法定位,主动融入大局,通过守牢“一个引领”、突出“两个抓手”、做到“四个主动”,努力打造升级版法治化营商环境。

坚持“一个引领”

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学习教育为先导,组织召开州法院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会议、全州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委决策部署和上级法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通报临夏州中级人民法院2021年度优化营商环境考核指标,分析总结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一步推动全州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走深走实。

突出“两个抓手”

一是大力开展“百名法官进百企”活动、出台法官联系企业和联系州县(市)重大项目制度,及时了解企业经营状态,组织所有员额法官实地走访、主动上门,实行“一对一”“点对点”“订单式”服务企业,服务率达到100%。

二是大力开展“送法进企业”普法宣传活动,针对保护投资者权益及企业经营中用工纠纷、合同签订、货款支付等常见问题及风险进行分析研判,编印企业防范经营法律风险30项提示,为企业防范经营法律风险提出合理意见建议。依托“临夏法官大讲堂”栏目、“两微一网”平台,大力宣传解读党和国家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找准企业经营活动的法律 “难点”“痛点”“堵点”,结合实际案例就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帮助企业提高法律风险防控能力,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开展各类法治宣传50多场次,在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开辟普法专栏,共发布各类信息7218条,阅读量达220万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出席会议、旁听庭审、见证执行等活动800余人次。

做到“四个提升”

一是不断提升服务主动性。坚持把服务营商环境纳入一把手工程,纳入全州法院重点工作,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分解目标任务,确定专人负责,加强组织协调和督导问效,自觉把服务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二是不断提升服务精准性。深化“府院联动”工作机制,打造“司法保障+行业监管”工作机制,与州人行、州银保监局联合成立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推动全州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制定《临夏州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调解速裁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实施方案》,推动和规范案件繁简分流、调解速裁机制运行,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缩短27天。与人社、工会等部门建立审判仲裁信息反馈机制,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聘用特邀调解员300多名,通过诉讼风险评估、诉前调解建议,引导当事人自愿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纠纷,全州法院商事案件调解率达50%,调解后的自动履行率达80%以上。规范审判管理流程,确立“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的管理模式,确保审判各环节权责明确,召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律师代表座谈会,成立“全州中小微企业权益保护调解室”,切实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各项举措落细落实,不断凝聚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

三是不断提升服务有效性。坚持依法平等保护,确保各类市场主体诉讼地位、诉讼权利和法律适用平等。三年来,全州法院共受理涉企案件16213件,审结14534件,结案率为89.64%,案件调撤率为45.5%。充分挖掘利用司法大数据资源,加强司法大数据专题分析研究,准确研判经济运行风险和社会发展动态,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对涉企纠纷案件进行深入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得到州委政法委肯定。组建知识产权合议庭,审结相关案件22件,加强对全州特色产品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妥善处理京和观赏石等4家企业破产案件,推动建立府院协调联动机制,促进市场出清、激发市场活力。在5家基层法院挂牌成立旅游纠纷巡回法庭,服务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统筹抓好不良资产清收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切实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优先采取活封、活扣等执行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被执行企业的不利影响,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在全州法院开展护航民生暨陇原执行之百日清收攻坚行动,执行到位标的额2779万元。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注重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保障“放管服”改革举措落地。结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在案件审理中严格落实“1116”机制体系,即在案件审理中实行“一案双审、审查前置”(审查摸排涉黑涉恶涉乱线索、党员公职人员违纪违法线索);案件评查中实行“一案五查一加强”(查黑恶、查伞网、查乱象、查错案、查不廉,加强司法建议工作、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典型案件审理结束后实行“一案一宣传普法”;将“六同步”(案件审理、请示汇报、线索摸排、教育震慑、舆情应对、司法建议)贯穿案件审执全过程,确保扫黑除恶“不漏一案、不漏一罪、不漏一人,不留死角,不留祸根”。

四是不断提升服务针对性。建成新版诉讼服务网,深度应用临夏移动微法院、在线调解平台、繁简分流平台、跨域立案、12368等智能应用平台,全力推进网上立案、交费、退费平台以及送达、委托鉴定、保全平台的建设对接,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制定《为黄河流域(临夏段)生态保护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与青海海东中院签订《深化司法合作共同服务保障兰州-西宁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助推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更好地服务保障重点项目、重点工作、重点任务有序推进,构建司法服务保障城市群营商环境新格局。深入推进诉源治理,积极开展“无讼村(社)”创建活动,依托法院大数据平台,为创建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指标引领。积极打造“互联网+”诉讼服务新模式,诉讼事项“掌上办、一次办”正在成为现实,网上立案受理200余件。开通视频接访平台、坚持院长接待制度、开展涉法涉诉案件专项攻坚、建立案件风险评估防范工作机制,共接待来访群众713人次,办理信访案件1362件。


下一步,州法院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常态化工作抓牢抓细,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提升履职能力,坚持能动司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以实际行动推动临夏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持续向善向好、提质增效。


甘肃法院网版权所有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建宁西路1950号
邮编:730070 E-mail:gsgyxcc@163.com

陇ICP备10200000号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